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2562 碾压局
    德国一共向英国发射了15万枚v1火箭,和三千枚v2火箭。

    英国没有爆炸的v系列火箭有数十枚之多,所以v2火箭对于南部非洲来说根本没秘密,更不用说那些残次品和半成品。

    这不是冯布劳恩的问题。

    德国给冯布劳恩的支持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冯布劳恩你能把v系列火箭研究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

    南部非洲可以给冯布劳恩更大力度的支持,前提是先把冯布劳恩救出来再说。

    “三个村庄里的德军加起来只有一个连队,带队的穆勒上校党卫军出身,他是个很残暴的人,前几天有几名德军试图逃跑,被穆勒上校下令枪决。”比利想起当时的场面,浑身颤抖。

    俄罗斯军队攻入德国本土之后,佩内明德基地的研究人员也被组织起来,每天接受四个小时的巷战训练。

    在那之前,战争都和研究员们没什么关系,他们唯一的任务是改进v系列火箭。

    离开佩内明德基地之后,研究员们一路逃亡,并没有遭遇盟军,对于战争缺乏足够多的了解。

    所以当穆勒上校枪决逃兵的时候,给研究员们带来的震慑是很真实的。

    “那我们得小心点,不能惊动守卫”马尔利少校马上改变计划,如此大张旗鼓进山,肯定会惊动德国人。

    “我知道一条小路,可以直接抵达教授所在的村庄。”

    那就好办了。

    马尔利让所有人下车,精心挑选了数十名作战人员,抄小路隐蔽进山,准备利用夜色前往冯布劳恩所在的村庄。

    只要找到冯布劳恩,那么任务就完成了一大半。

    至于那位穆勒上校。

    马尔利根本没放在心上。

    党卫队最初是小胡子的私人卫队,二战爆发前主要作战力量只有四个团。

    二战爆发后,党卫队快速扩张,最高峰时有39个师,近百万人,其中包括16个装甲师和摩步师,战争后期为了弥补德军人手不足的窘境,开始吸收外籍作战人员。

    和战斗力相比,党卫军的思想受小胡子影响更大,作战意志较顽强,抵抗也更彻底。

    有意思的是,跟德国人相比,党卫军里的外籍军人思想更顽固,作战也更勇敢。

    佩内明德基地作为德国最重要的研发基地之一,负责安全工作的党卫军,全部是由德国人组成,这也是有人主动逃跑的原因。

    确定了党卫军的身份后,马尔利就没把守军放在心上。

    党卫军用作仪仗队确实挺唬人的。

    战斗力嘛

    反正跟南部非洲野战部队完全没法比。

    马尔利和比利等待天黑的时候,冯布劳恩内心忐忑不安。

    今天科学家们没有来到冯布劳恩的房间里听新闻,瓦尔特和穆勒来找冯布劳恩,讨论接下来的计划。

    研发团队来阿尔卑斯山不是滑雪度假的,而是来工作的,按照之前的计划,研发团队要在阿尔卑斯山继续对v系列火箭进行研究。

    计划赶不上变化,研发团队在哈茨山进行精简,连资料都全部埋在哈茨山的煤矿里,这也导致研究工作根本无法进行。

    “等形势稳定下来再说吧,现在研究人员们也没有心情工作。”冯布劳恩拖延时间,拖着拖着第三帝国就不存在了,到时候自然也就没人管他们这些百无一用的书生。

    聪明人都知道,这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会遭到比上一次世界大战更严厉的制裁,到时候火箭这东西还有什么用呢

    研究火箭是一个及其专业的工作,这些科学家们绝大部分都已经年过五十,大半辈子都在研究火箭,让他们改行也不太现实,换句话说战争结束后他们都要失业。

    “博士,我们还没有失败,应该继续工作。”穆勒上校脸色难看,他这话自己听着都心虚。

    冯布劳恩举起自己打着石膏的胳膊示意,脸上带着苦笑。

    你看我胳膊断成这样,就算想工作也动不了。

    “工作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携带的物资即将耗尽”瓦尔特愁眉苦脸,让人干活,总得先让人吃饱吧。

    研发团队进山的时候,并没有携带多少生活物资,大几百人吃喝拉撒,让瓦尔特几乎愁白了头。

    这边的山民也不富裕,山里面土地稀少,山民多半依靠放牧为生,日子过的紧巴巴,勉强维持。

    依靠从山民家里收购生活物资,研发团队还能支持一段时间。

    等山民家里的牲畜也消耗殆尽,到时候大家都得去山里挖老鼠。

    “实在不行,我们可以对人员进行再一次精简”穆勒上校心狠手辣。

    上一次精简,是把不重要的人员都仍在哈茨山,让他们自生自灭。

    现在研发团队已经进入阿尔卑斯山,精简的话怎么减

    想起穆勒前几天枪决逃兵那一幕,冯布劳恩心惊胆战。

    “不,我们绝不能那样做。”冯布劳恩态度坚决。

    “你是在开玩笑吗”瓦尔特也皱眉,他也不会允许穆勒将枪口对准研究人员。

    穆勒枪决逃兵是小胡子的命令,在他的权力范围内。

    瓦尔特才是佩内明德基地的主任,他虽然还有一个身份是德国炮兵中将,终究还是文职人员。

    “当然不是,所有背叛国家的人都得死”穆勒已经疯了,他不仅自己想殉国,还想拉着所有人一起殉。

    “我绝对不同意你这么做,我们可以发动所有人寻找物资,想尽所有办法渡过难关。”瓦尔特没疯,还算有理智。

    “你们不是有枪吗可以用枪去打猎啊”冯布劳恩不满穆勒上校的残暴。

    军人的饭量,肯定比科研人员大,消耗的物资也更多。

    穆勒手下那些党卫军,以前不说养尊处优,也是高高在上,让他们自力更生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我们的弹药有限。”穆勒不想浪费弹药,枪没了子弹就是烧火棍。

    “那你们的弹药准备什么时候用呢”冯布劳恩和瓦尔特立场一致,这给了冯布劳恩一些底气。

    穆勒狞笑不说话。

    如果盟军找过来,那党卫军多半是打不过的。

    所以党卫军的武器,多半是用来对付研究人员的。

    想明白了这一点,冯布劳恩对穆勒再也不抱任何期待。

    穆勒任务繁重,天黑之前还要检查防务,早早离开。

    瓦尔特没走,可也没心情说话,他和冯布劳恩心情都很沉重。

    “待在这里就是等死,我们得想想办法。”冯布劳恩希望能得到瓦尔特的支持。

    如果有瓦尔特的支持,那么冯布劳恩就有信心顶住穆勒,等到盟军的支援。

    “现在能有什么办法呢”瓦尔特脸色灰败,他跟冯布劳恩还是不太一样,不到走投无路,瓦尔特不会主动投降。

    当然殉国这种事,瓦尔特也是不太愿意的。

    冯布劳恩还没说话,院外突然传来密集的脚步声。

    穆勒去而复返,气势汹汹的带着几名荷枪实弹的党卫军士兵。

    “你们的人少了一个”穆勒粗暴推开房门,直接逼问冯布劳恩“凯斯比利去了哪儿”

    “我的胳膊还需要动一次手术,比利去帮我约医生。”冯布劳恩早有预桉。

    冯布劳恩的伤势严重,肩部和胳膊都有粉碎性骨折,一次手术不能完全康复,还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

    “为什么不报告”穆勒厉声喝问,他绝不允许任何人主动脱离视线。

    现在到处都兵荒马乱的,山外到处都是盟军,比利要是去找医生那还好说,万一去找盟军了呢

    “我和医生约好了的,这事你知道啊”冯布劳恩故作惊讶。

    这事穆勒确实知道,医生还是穆勒帮冯布劳恩找的呢。

    “为什么不让我的人去找医生”穆勒大吼,他敏锐的感觉到,事情没这么简单。

    按照规定这种事是要上报,然后交给穆勒的手下去处理。

    这也很有必要,毕竟阿尔卑斯山区也不是那么安全,孤身一个人在野外,万一遭到野兽袭击,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党卫军就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应对危险的能力,总比整天钻在实验室里的科学家好一些。

    “报告给你的人有用吗我可无法命令高贵的党卫军。”冯布劳恩趁机阴阳怪气。

    “很好,派人去找他,把他给我带回来”穆勒怒视冯布劳恩,等把人抓回来,穆勒会让冯布劳恩好看。

    冯布劳恩表面强硬,心理慌得很。

    比利如果找到盟军还好。

    万一出了意外,那冯布劳恩可以没有逃走的机会了。

    穆勒撂完狠话带人离开,没忘记在冯布劳恩门前留两名卫兵。

    这就是软禁的意思了。

    之前考虑到冯布劳恩有伤在身,穆勒并没有对冯布劳恩进行特别保护。

    “冷静,多加小心”瓦尔特好像意识到什么,临走的时候对冯布劳恩小心嘱咐。

    冯布劳恩不说话,他现在唯一能做的是祈祷。

    马尔利还是很有效率的,入夜之后率领精心挑选的远征军士兵,沿小路向冯布劳恩所在的村庄前进,一路上并没有遇到什么意外。

    这也正常。

    不是穆勒麻痹大意,实在是荒郊野岭的,盟军跟本看不上这些穷乡僻壤,所以穆勒的压力都来自研发团队内部,外部压力确实是不大。

    严格说起来,野兽的威胁,都比盟军大。

    所以党卫军的枪口是对内的,跟本不对外。

    长途奔袭这种事,对南部非洲远征军来说是家常便饭,野战部队的武装越野只是开胃菜,即便部队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也没有放松这方面的训练。

    战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武器装备再先进,官兵的基本素质还是要保证,南部非洲不仅擅长火力洗地,武器装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也能打得有声有色。

    几十人的小分队,目标也不大,出发不到二十分钟,意外还是有了。

    不是远征军的问题,而是比利。

    在研究团队里,比利作为年轻人,身体素质算是比较好的。

    但是跟终日在泥水里摸爬滚打的远征军官兵来说,比利的身体素质还是有差距。

    看着瘫坐在地上大喘气的比利,马尔利眉头紧皱。

    这年轻人身体素质不行啊,太差了

    远征军官兵还是全副武装,一套装备下来三四十公斤,个个都是负重行军。

    比利可还是轻装上阵呢。

    “喝点水吧,慢慢喝,别着急”马尔利就算心急也得忍着,没有比利带路,马尔利他们在山里也是没头苍蝇。

    “走吧,我可以的”比利喝了两口水,又趁机喘了几口气,撑着地站起来。

    再次出发,这一次速度就慢了很多。

    一个小时后,在比利的引导下,马尔利和突击队员们终于来到冯布劳恩所在的村庄。

    村庄不大,十几栋房屋散布在一个山坡上,旁边停着六辆卡车,卡车是党卫军的临时住所。

    要说穆勒对研发团队的成员们还是不错的,至少没有让科学家们挤卡车。

    当然这也更有利于穆勒以更快的速度集结部队。

    “教授住在最中心的那栋房子里,过去的时候得小心,有狗”比利谨慎,这里的狗不是军犬,就是常见的看家犬。

    不过现在看家犬能发挥多大作用不好说,因为现在村庄里的陌生人太多了,如果听到什么动静就示警,那估计得叫一夜。

    “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接下来的工作交给我。”马尔利脸上居然戴着夜视仪。

    德国虽然也有夜视仪,不过数量稀少,至少穆勒的手下没有装备。

    马尔利这边的夜视仪几乎人手一个,尤其几名精确射手,装备的夜视仪是最新型号,视野更好,更清晰。

    上面说武器装备不重要其实也不对,当差距大到这种程度上,那就是妥妥的碾压局,根本没悬念。

    马尔利仔细观察了半天,整个村庄似乎只有六名哨兵,并且一个流动哨都没有。

    这也真够懈怠的。attercssce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