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333章 天不亡朕
    交趾以南,除了一个扶南,一个林邑,一个明堂,勉强能算得上是蕞尔小国。

    剩下的那些狄夷蛮戎,连个蕞尔小国算不上,基本都是以部落部族聚集而居。

    能有什么好东西

    像兕皮,其实也就是犀牛皮,大江以南就有,而且还不少。

    至于象牙,虽说交州比南中少一些,但也不能说没有。

    所以孙权看重的,不是那些什么进贡之物,而是万国来朝的意义。

    此时听到吕壹说蛮戎送上来的贡礼里,有他不敢定夺的东西。

    躺在病榻上闭目养神的孙权,并没有睁开眼,只是开口随意问了一句“是何物”

    “陛下请看。”

    吕壹小心翼翼地捧上一物。

    孙权这才极不情愿地睁开眼,看向吕壹呈上来的东西。

    但见吕壹的手里,正小心地捧着一个紫色翡翠雕刻而成的古怪盒子。

    正所谓“翡翠火齐,流耀含英”,别的不说,光是这个材质,已经算得上极为难得之物。

    更别说盒子做得极是精致,偏偏正前方中间,雕刻了一只眼睛,让人一眼看上去,就觉得有些不舒服。

    而在盒子上方,还插着七根细细的紫玉柱。

    眼睛和紫玉柱这两样东西,让盒子显得有些诡异,显得极不寻常。

    “咦想不到蛮戎居然还有这等手艺”

    甫一入眼,原本眼神带着几分不在意的孙权,忍不住地赞了一句。

    然后又评价道

    “只是蛮夷终是蛮夷,好好的东西,竟然刻了这么一只眼睛,平白毁了这个好物件。”

    而且雕成什么不好,非要雕成盒子模样,用意何在

    吕壹捧着翡翠玉盒子,再凑近了一些,低声道

    “陛下说得是。不过此物颇为古怪,陛下请看。”

    吕壹说着,把翡翠盒子对着灯烛方向举高,然后从底部看去,里头居然显出了一个清晰的黑影。

    孙权看到这个,顿时就反应过来,惊道“里面有东西”

    吕壹连忙恭维道“陛下英明”

    遇到这等稀罕物件,见猎心喜之下,多半会把玩端详一番。

    而这个盒子的设计,妙就妙在,只要你把它翻来覆去地把玩,迟早就能发现它的秘密。

    陛下可能看不上蛮戎送上来的东西。

    但校事府担负着充实陛下少府的重任。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啊。

    吕壹习惯性给它估量价钱,自然是要仔细地全方位察看有无瑕疵。

    这一看不要紧,一下子就发现里面别有古怪。

    孙权把翡翠玉盒从吕壹手里拿过来,发现它分量不足。

    于是断言道

    “这里面是空心的,必有东西藏于其中。”

    端详了一下,又说道

    “这七根玉柱恐怕就是打开它的关键所在。”

    一边说着,一边伸手试着拔了拔,发现纹丝不动,如同是长在了上面一样。

    他又不敢太过用力,生怕破坏了里面的东西。

    又翻腾了好一会,仍是毫无头绪。

    孙权的焦躁又上来了,问道

    “知道这是谁上贡的”

    吕壹点头

    “这是一个自称乌低巴的部落送上来的贡礼,这个部族居住所在,与扶南相邻。”

    吕壹久随孙权,自然知道陛下这么问的意思所在。

    所以他继续向孙权解释道

    “据这个部落的使者所言,他们的部族,世代是扶南国的侍卫。”

    “这个翡翠玉盒,是数百年前的祖先,在祭祀的时候,看到祭拜的神山山上,凭空降下了霹雳。”

    “他们的先祖,只道是神山显灵,于是前往查看霹雳落下之地,就发现了这个玉盒。”

    “他们部族的人认为是神灵赏赐,所以把它带回去,世代供奉。”

    “哦”孙权摩挲着盒子上面的七根玉柱,若有所思地问道,“那他们为什么又把它上贡了”

    “陛下,这自然有缘由的。”

    吕壹的身子弯得更低了一些,以让孙权能听得更清楚

    “这些年来,汉人屡屡有商队翻过哀牢山,对交趾南边的蛮戎行欺诈压迫之事。”

    “这些事呢,原本也不干大吴的事,毕竟他们多是在扶南国北边活动,那边的蛮戎,与大吴无甚往来。”

    “只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两年来,连扶南国周围都出现了汉人商队的踪迹,扶南国及周属部族,皆是心向大吴。”

    “他们当然不愿叛吴向汉,只是汉人商队手段诡诈残忍,这些蛮戎,不堪其扰,所以这一次前来上贡,就是想请陛下给他们主持公道。”

    想要请大吴英明神武的孙大帝主持公道,不表示诚意怎么行

    只是大吴乃泱泱大国,什么东西没有

    大吴皇帝,什么东西没有见过

    想要表达诚意,不容易啊

    所以族长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先的决定,把族中供奉的宝物上贡,换取孙大帝的支持。

    非常合理,毫无s痕迹。

    反正孙权听完,听不出有什么疏漏。

    至少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蛮荒之地蛮戎,怎么会拥有这等鬼斧神工的雕玉盒子。

    只是明知道手中的翡翠玉盒有秘密,且明明眼睛可见,却偏偏无法打开,这让孙权心如百爪抓挠。

    “如此精巧的玉盒,价值本就不菲,而能以此盒所藏之物,定然是宝物。”

    “但想要取出此盒中的宝物,则须得解开这七根玉柱。但此七柱形制,却是朕从未见闻。”孙权叹息,“如之奈何”

    吕壹虽然读书不多,但心思却是转得颇快。

    特别在涉及孙权的事情上,他自然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把东西送过来之前,他就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了。

    但见他小心翼翼地建议道

    “陛下,臣有一个建议,就是不知妥不妥当。”

    “哦你有办法”孙权看向吕壹,“但说无妨。”

    “臣听闻,都乡侯即诸葛恪博览群书,见识多广,就连那傒囊那等传说之物都认得,陛下何不让人画此七柱送往柴桑询问一番”

    所谓认识傒囊,是指诸葛恪任丹阳太守,平定山越时,有一次外出打猎,在两山之间,看到有物如小儿,伸手欲引人状。

    随从左右不识,皆是惊恐不安。

    唯有诸葛恪面不改色,上前拉住它的手,把它带离原来的地方。

    说来也奇怪,那东西一离开原来的地方就死了。

    事后左右皆问其故。

    诸葛恪回答道

    “此事在白泽图内有载两山之间,其精如小儿,见人,则伸手欲引人,名曰“傒囊”,引去故地,则死。”

    左右皆深佩服之,以为神明。

    经此一事,山越人对诸葛恪越发敬畏。

    而这个事情在吴地流传开来后,吴人皆道诸葛恪博学多识。

    孙权自然也对这个传闻颇感兴趣,曾亲自问过诸葛恪。

    诸葛恪没有否认。

    故而此事的真相是什么,唯有当事人知晓。

    此时经吕壹一提醒,孙权也想起了此事,他立刻对这个提议颇为赞赏“言之有理。”

    柴桑离建业有一千来里,看起来很远,但实则两城皆在大江边上,船只往来,极是方便。

    不过七八日,从建业来的急信,就送到了诸葛恪的手里。

    陛下的手书,诸葛恪自不敢怠慢,拆开一看,没想到居然是询问机关之术。

    诸葛恪颇有些意外,但很快又笑了起来

    “此鲁班锁之异变是也,由六柱变七柱,谓之七星结”

    话未说完,诸葛恪突然顿住了,甚至连脸色都微微一变。

    世间所传的鲁班之术,不过流于表面。

    鲁班真正的秘术,其实是皆集于鲁班经一书。

    而鲁班经,乃是禁书,世间根本没有流传。

    传闻只有某些山门的子弟,才有资格习得此书。

    若是无师承而私自习之,则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因为私自习此书,无后。

    得其一,有女而终,得其二,孑然一生,孤独而终老。

    山门子弟之所以能学习,是因为他们师门中有秘法破除诅咒。

    诸葛恪之所以知道得这么清楚,正是黄月英,也就是他的叔母,在奇遇巧合之下,曾得到一本鲁班经。

    在没有遇到山门子弟冯明文之前,叔父和叔母一直未有子嗣。

    原因正是叔母习了鲁班经,导致身体残缺,无法生产。

    最后不得不让自己的阿弟即诸葛乔过嗣。

    后来叔父晚年得子,也正是因为冯明文以师门秘法破解了叔母身上的诅咒。

    注354章鲁班经、355章就说说话

    想到这里,诸葛恪的脸色越发凝重起来。

    鲁班锁,本是六根,他小时候就玩过。

    六根鲁班锁,称为六合榫,七根则曰七星结。

    乃是叔母按鲁班经记载所制,说是可以开智。

    对于山门子弟来说,鲁班经乃密术之书,但对于别人来说,可谓不祥之书。

    所以诸葛恪虽玩过鲁班锁,但没从未对外人提起。

    那陛下又是怎么知道七星结的

    想到某种可能,诸葛恪心里顿时一沉

    自家叔父叔母亲自经历的事情,诸葛恪对鲁班经的传闻,已是深信不疑,甚至颇为忌惮。

    如今看到陛下写信来问,如何不担心

    大吴已经没了一个太子,他可不想再没一个。

    虽说陛下是天子,百无禁忌,鬼神辟易,但万金之躯,自然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险。

    一刻也没有耽搁,诸葛恪立刻泼墨挥毫,匆匆书信一封,以自家叔父叔母之事,详细地述说了鲁班经之害。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他还把如何解开七星结,也一并细说。

    然后立刻拿着书信去见正在等待回信的天使,千叮嘱万嘱咐

    “此事事关重大,请天使务必以最快的速度送至建业”

    天使见他神色凝重,只道是事情紧急,忙不迭地应下,马上启程往回赶。

    因为是顺流而下,从柴桑前往建业,要比从建业赶往柴桑快得多。

    再加上日夜赶路,不敢上岸停留,不过三四日之后,诸葛恪的回信就送到了孙权手里。

    看完诸葛恪的回信,孙权再也在榻上躺不住了,腾地就是坐了起来。

    山门

    又见山门

    自己派聂友和陆凯出海,是为了什么来着

    没想到错有错着,他们没有找到冯明文的师门,跟随他们回来的蛮戎,却带来了山门留下来的宝物。

    想到这里,孙权顿时就是激动起来,思维在这一刻,也变得无比敏锐。

    滇国虫谷有记,冯明文的师门中人,并没有寻得凤凰胆,最后因为毒发,不得不从交州出海,回师门解毒。

    扶南那边,可不就是交州海路的必经之处

    想到这里,孙权只觉得心脏都快要跳出胸口来了。

    有诸葛亮夫妇为证,他丝毫没有怀疑诸葛恪信中所言之事。

    鲁班经他没有,也不想要。

    但解开七星结,却是他最需要的

    “出去,所有人都出去没有朕的旨令,谁也不许进来”

    孙权突然“砰砰”地拍着床榻,急不可耐地暴喝。

    宫人们不敢有丝毫停留,慌忙退了出去。

    待最后一个宫人消失在门口,孙权这才探着身子,小心翼翼地从榻边的柜子里,拿出紫翡翠玉盒。

    他把诸葛恪的信摊在榻上,开始按信上所写的步骤,拆解七星结。

    只是虽然有了诸葛恪所写步骤,但孙权在拆解时,因为生疏,手指显得很是笨拙。

    急得他满头冒汗,强行提起十二分精神,忙活了半天,这才听得“咔”的一声轻响。

    这声轻响,听在孙权耳里,却是如同炸雷,他的心头,猛地跟着跳动了一下。

    小心地把最后一根玉柱抽出,原本看似浑然一体的翡翠玉盒,果然出现了松动。

    忍着狂喜的心情,孙权屏住呼吸,以最小心的动作,按住盒子上的那只眼睛,轻轻地打开了盒子。

    只见盒子里面,一本皮革所制的册子正静静地躺在那里。

    册子看起来,很是古旧,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但这不重点,重点是,它看起来似乎有些眼熟

    孙权的脸上已经出现病态的红晕。

    大起大落,让他的情绪极为不稳定。

    他再次以一个病人的高难度小心动作,把书册从盒子里拿出来。

    翻开一看,但见扉页上写了四个大字扶南女王。

    迫不及待地再往后翻

    果然

    孙权的呼吸开始变得沉重,甚至连捧着书的手都颤抖。

    最后,终于忍不住地仰天长笑

    “哈哈哈天不亡我天不亡朕啊”

    本章完

    。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