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寡人有罪(求票票)
    秦时小说家正文卷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寡人有罪“叶将军!”



    “统合先前我等所得讯息,楚军从云梦、洞庭抽调兵将,过淮水,汇入项燕军中,目下兵力总数已然超过四十万。”



    “以林厚所见,楚军应是想要凭借淮水天险,西侧有云梦大泽,东侧有齐国广陵等地防守。”



    “秦国大军欲要三面合围突破,难以,欲要攻灭楚国,唯有正面将项燕所率领的四十余万大军击溃。”



    “才可以安稳的渡过淮水,攻灭楚国都城,攻灭楚国,兵下淮南地!”



    林厚!



    护国学宫新一期的计谋院堂学员,两年的时间,无论是武道之课,还是计谋之课,都相当优秀。



    堪为同期拔尖之人,而今……虽未毕业,然各方军中已然预定,希冀其毕业后直接入军中效力。



    踏步近前,看着面前的精细沙盘,指点着云梦大泽的东侧区域,那里是楚国老世族防守的地方。



    纵然是秦国,也不可能派遣主力大军从那里通过,那里的地形太过于复杂,且沼泽遍地,水韵湖泊点缀不断。



    “历经先前一战,项燕主力伙同昌平君之力夹击李信将军主力,好在武真侯与蒙恬将军及时赶至,不然,二十万精锐危险。”



    “虽如此,楚军士气正盛,接下来项燕所求的兵卒、粮草辎重等物,怕是楚国国府与老世族都会全力供给的。”



    “果然这般,项燕便可调动更多的力量,布置防线于寝县、城父、新阳、新蔡之地。”



    林厚单手仍旧在沙盘上不住点动,那里是楚军现在所占据的区域,先前则是已经被纳入秦国之手。



    奈何,一战之后,李信将军主力退往淮北之北。



    “果然我为攻楚大军,则避其锋芒,经略淮北之地,重整大军,缓缓南下,消磨楚军锐气。”



    “待时日一长,项燕军中那来至守备之军、项家之军、国府之军、老世族之军必然紊乱。”



    “战机可循,上将军王翦当初攻赵便是那般,兵者,胜于庙堂之上,寿春之乱象,则楚军主力必然溃败。”



    “楚王推恩,数年来,有着项燕的军中支持,那些老世族没有太大的阻力,可并非真的没有阻力。”



    收拢诸般讯息,方有口中之论,眼下楚国的情况,同当年的赵国有些类似,但比起赵国好多了。



    赵国的情况,邯郸崩溃,太行八陉那里直接崩溃,上将军王翦三路进军,几乎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



    可……楚王负刍登位数年,终究有着属于自己的力量,还相当不弱,就是颁布推恩令,有些着急了。



    那些老世族不可能任凭数百年得地位被撼动的。



    早晚有冲突。



    接下来便是一个机会。



    语落,拱手一礼,归于原位,不在多言,大体上便是那些,虽然有些夸夸其谈,但若是连说上一二都不能说。



    就太失败了。



    接下来便是军中印证所学,毕业之后,入军中历练,融会贯通所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就己身兵道。



    “你之意,内外而动。”



    “避其锋芒,稳步淮北之北,徐徐推进,以寻战机。”



    “嗯……,不错。”



    叶腾看着林厚,微微颔首。



    说的有些道理,而且也是最为稳健的策略之一,有一点他说的不错,眼下的楚国和当初的赵国差不多。



    就是楚国的战机不太容易寻找。



    “石园,你说说?”



    并没有多言,视线一转,落在林厚身旁的那人身上,神容略有黝黑,老家是北地郡的。



    相貌有些普通憨实,然能够考入护国学宫计谋院堂,那就不可能如外表而显的那般。



    叶腾很好奇他会说些什么。



    对于一场战争,他们所学的都差不多,所言……当各有差别。



    “楚军从淮南抽调十万兵北上,入项燕军中。”



    “如林厚先前所言,接下来项燕很有可能继续从淮南调兵,以为淮北的防线。”



    “避其锋芒,等待战机,却是一个机会。”



    “不过……石园以为,战机也可以创造而出,楚国目下的防守重心看似只有淮水寿春之地。”



    “可这里也是相当重要的防守之地!”



    衣着同林厚相仿,近前一步,拱手一礼,单手亦是落在面前的沙盘上,只是……却落下洞庭、云梦之地。



    那里也是楚国堪为重要的防守之地。



    是老世族的汇聚之地。



    楚国目下之力,近半的粮草需要老世族给予供给,那不是秘密,此刻项燕军中的老世族私兵已然超过十多万。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正面……有淮北大秦主力大军,一时之间,难以取胜,唯有等待战机。”



    “如此,以一支山地精锐之兵,过汉水,通云梦,水陆并进,强攻老世族祖地,令楚国老世族不敢将所有的力量汇入项燕军中。”



    “且有闻,江水区域,楚国旧王熊悍仍存,还有庄氏一族、百越部族等,实力不弱,也可一同出兵,牵制淮南地的城池守备之军。”



    “不住夹击之下,来至老世族与淮南的压力,必然会令楚王尽快解决淮北秦国主力大军,而后以大军平复诸地之乱。”



    “楚军欲要强战,战机则有。”



    “或是避而不战,消磨楚军之力,或是正面击溃楚军主力,文书之上,腾龙军团精锐损失过半,于项燕来说,少了一支可用之兵。”



    石园以为,等待战机太耗费时间了。



    还是创造战机比较好,给予楚国侧面压力,强迫楚军主力正面迎战,那个时候,战机就有了。



    就怕楚军坚守不出,形成对峙之势,秦国虽无惧,终究……无聊不是,伐楚军功等是等不来的。



    “从云梦、洞庭、江水给予楚国腹背压力。”



    “嗯,果然如此,则楚军必然不可能将所有的力量放在淮水,于正面大军也有好处。”



    顺着石园手指的方向,叶腾亦是颔首。



    说的也是有些道理,而且可行性还是有的,的确可以迫使楚军尽快在正面取胜,以更好的处理其它战场之事。



    “桥松,你来说说?”



    无论是林厚,还是石园,两个人所言所听上去不同,实则……均是在正面战场打开灭楚之机。



    其余,则是对于战事给予小改。



    然……均有可行。



    视线再次从沙盘上扫过一眼,看向桥松。



    他可是三人中最为优秀的那个。



    不知道会不会想出一些别的军策。



    “叶将军!”



    “桥松倒是没有太多所言。”



    “实则李信将军先前伐楚军策便是极好,只是少了上将军王翦的一丝稳步推进,以至于被昌平君在淮北之北乘虚而入。”



    “伐楚之战,稳步灭国为上,安稳淮北之北,大军南下伐楚,有护国学宫的强大利器,战机……实则在大秦手中。”



    较之石园的神容寻常憨实,桥松却神容俊秀,无论是同石园相比,还是林厚相比,都不像军中魁梧之人。



    倒像是从中央学宫出来的学院。



    清秀的面上,闻声,微微一笑,近前一步,摇摇头。



    林厚和石园说的都对,但……自己看来,李信将军的兵策便是极好,只需要简单完善便可了。



    至于等待战机,配备护国学宫强大利器的秦军,不需要……只要淮北以北彻底安稳。



    便可主动出击。



    “哈哈哈,你倒是省心。”



    “即如此,那接下来便是观局势而动。”



    “从眼下的情况来看,左右偏师汇入助力大军,怕是要两军相对了。”



    叶腾哑然一笑。



    桥松倒是省力气,但……说的也是有道理,李信将军的兵策自然没问题,就是先前李信将军行军冒进许多。



    以至于被昌平君在后方乘虚而入,否则,当不会有那般事。



    倒是桥松所言,颇有些强攻之势,不为坚守。



    “待大军汇合一处,你三人便是入军旅之中吧。”



    “不经历一番铁血,学宫的弟子终究少了一点什么,那也是你们这一年所要经历的。”



    叶腾随意踱步而动,三人可以在这里畅言,但大秦的军功……是要在战场上拼杀来的。



    除非等他们将来晋升千丈、偏将以上,才有将己身所谈给予实施的机会,以三人的修为,尽皆先天,战场之上,不会有危险。



    可……他们需要的是从战场上感受铁血!



    韩非有言,猛将必发于卒伍。



    从学宫出来,不经历任何沙场铁血,而成就上将军……那是不可能的,根据武真侯闲谈所言。



    护国学宫已经毕业多届学院,可军中职位最高的也才偏将,那还是极快的速度了。



    其余学员仍旧在承受磨砺。



    然……能够脱颖而出的,必然是最优秀的,每一年学宫毕业的人有近一千学员。



    果然有数十人脱颖而出,叶腾以为……护国学宫的目的便是达到了,欲要近千名学院都成就将帅之才。



    虚妄之谈!



    “李信此战兵败有损。”



    “寡人亦是当责也。”



    鸿台之侧,小巧的花园正值初夏繁茂胜景。



    朝阳初升,秦王政并未召集朝会,也并未理会此刻仍旧站立在咸阳宫前的李信和蒙武二人。



    只是相召王弟于此,随意闲聊。



    念及数月来的李信伐楚之事,秦王政轻叹一声。



    李信兵败,固然有李信的缘故,可细细想来……现在还是走到了上将军王翦之前所言的那一步。



    以五六十万兵力为根基,南下平推楚国,攻灭楚国。



    “寡人于楚国轻慢也。”



    接着先前的一叹,秦王政再次摇摇头。



    数年前,中枢定策的时候,东方六国中,也唯有赵国可堪同秦国一战,至于楚国,乱象纷呈,根本不被中枢放在眼中。



    之所以将楚国放在最后,乃是因为楚国不入中原,且山河广袤、民力众多,果然不能够将楚国一力攻灭,颇有可能中原受损。



    是而,先行攻灭三晋、燕赵,中原的隐患不存,才图齐楚,目下,更是落在楚国身上。



    百多年来,秦楚交战,楚国取胜的次数,屈指可数,而秦国取胜的次数,则是数不胜数。



    纵然项燕有练兵二十万精锐,秦王政自觉李信率领蓝田百战铁血二十万足以应对。



    纵然楚军三十万,也是无惧。



    至于上将军所言五六十万兵力,太过了,根本没有那个必要。



    况且,也如李信所言,二十万大军攻灭淮水楚国,南下淮南与江南,再行调兵也不迟。



    不曾想,接下来就要调集重兵了。



    “哈哈,大王何至于此?”



    “玄清以为,楚国有何不能够轻慢?立国数百年,虽大虽强,却不能够如大秦独强独霸。”



    “此等之国,焉得是大秦对手。”



    “灭楚,乃是必胜。”



    “至于李信兵败之事,不过水浪余波罢了。”



    周清旁侧随行,闻此,不由笑语,摆摆手……,宽慰王兄之心,灭国乃大谋,乃两国国力之较量。



    现在的楚国已然非秦国对手。



    “武真侯以为,果然李信稳打稳扎,先行稳固淮北城池诸地,免去熊启之乱。”



    “而后率兵南下,可否取胜?”



    秦王闻声,亦是轻轻一笑。



    不错,灭楚,乃是必胜。



    但……想起身陨的老秦人,便是心中一阵紊乱,畅想言之,果然没有突袭冒进。



    当如何?



    “当然可以取胜。”



    “少了熊启之乱,配备护国学宫诸般利器,楚国淮北的城池根本没有可坚守之地。”



    “以楚军数月加固的汝阴之城,在李信面前两个时辰不到,便是崩溃,果然同项燕主力一战。”



    “其麾下得四大军团定然损伤惨重,如此,汇聚左右偏师,南下灭楚,攻灭寿春,有相当大的可能性。”



    “却是现在……楚军之力超过四十万,有些小小的麻烦。”



    李信先前的兵策并没有错误,王翦的兵策也没有错误。



    可项燕一开始的大军主力,也就三十万上下,以李信率领的二十万大军,足以应对。



    可……项燕终究名将,行军谨慎,秘密调兵十多万。



    “护国学宫的那些利器……,威能上寡人很是满意。”



    “一战攻楚,也有大功。”



    “却是未有功成,接下来……楚军之中,是否有相似之物出?若然那般,非寡人所愿。”



    闻王弟自信之言,秦王政也觉得似乎可以取胜。



    不过……无论如何,一切都过去了。



    也许王翦兵策更好更稳,毕竟……接下来大军汇聚,便是靠近王翦先前的兵策了。



    却是那些护国学宫的利器。



    秦王政觉得可惜。



    原本是要奇兵而出,打楚国一个措手不及的。



    “会有相似之物出。”



    “然……楚国没有那个时间了。”



    “文信候当初建立的军器作坊非楚国可比,李信此次消耗的那些,只消军器作坊督造两个月全力运转,便可重新装备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