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节137 困龙在海
    临安,冒着滚滚黑烟。



    曾经的繁华也随着滚滚黑烟袅袅上升,最后消失在历史的罡风中。



    随着城内的蒙军越来越多,四处而起的火光与尖叫声,造就了时代变迁的背景音。



    当然了,与无数被攻破的城市一样,临安府这个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也难以幸免于难。



    抢劫、、虐待、屠杀,所有该经受的劫难一个不缺的全都得经历一遍。



    尽管临安日报已经提前将近一个月将蒙军南下的消息泄露了出去,但是上层的侥幸心理、下层的麻木不仁都促使了眼前这一幕的发生。



    然后,所有人都为此付出了代价。



    就在临安城内来不及逃走的百姓遭受非人的痛苦时,一个庞大的船队正漂浮在海面上。



    一身红袍的赵朞面无表情的坐在龙椅上,望着窗外一望无际的海面。



    在他面前,数十名臣神色压抑的分散站开。



    此时的天之骄子们一个个灰头土脸黯淡无光,若是换身衣服扔到难民堆里都未必认得出来。



    这些人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朝廷重臣那些有权有势的,例如像黄世忠以及沈钧这样的权臣,早就安排好了后路,逃得甚至比赵朞这个皇帝都快。



    什么叫树倒猢狲散



    哪个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即便是眼前的这些朝臣,其家人也大半都不在那临安府内了,此时能跟赵朞在一起,大半还是因为自己逃无可逃。



    就在这样阴沉的气氛之中,一个衣衫破旧的年轻人端着一碗羹从舱外进来,走到显得颇为突兀的龙椅旁边,凑到赵朞面前道“陛下,吃点东西吧。”



    “吃不下。”赵朞闻言转过头来,看了看自己的信臣,又看了看那些面色阴沉的朝臣们,忽然深深的叹了口气。



    “陛下宽心,那蒙元豺狼心性行事酷烈、天道不容。圣驾南巡待其自溃即可。”



    颜少卿一边安慰着,一边将肉羹递到了赵朞面前。



    “”



    赵朞闻言脸上多了些血色,虽然明知道都是假的,只是为了安慰他这才说的话,可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话实在是太中听了。



    心头郁结之事暂去,这生理上的需求就跃升为第一优先级。



    然后,他饿了。



    几口吞掉一碗肉羹后,赵朞终于算是稍微恢复了些精神。



    将空碗递给颜少卿后,赵朞的眼神变得犀利起来“我乃大宋中兴之主,天必佑之区区蒙元不足挂齿。”



    “”



    颜少卿神色复杂的接过了空碗,看着有些神经质的赵朞一脸担忧。



    “众卿你等在此万分危急之中依然不离不弃,待到蒙军退却之时既是论功行赏之刻。”



    赵朞重新拿出了身为皇帝的自信,望着下面的朝臣充满了威严地说道“如今国难当头,我等应该如何逆转颓势,不知诸位爱卿有何建言”



    “陛下,颜少卿所言不虚。蒙元行事贪婪酷烈,必将自溃无疑只是眼下蒙元势大,我等应先避其锋芒。”



    一个黑脸的大臣首先跳出来建议道。



    “那你觉得我等应该退到何处”赵朞问道。



    “这”



    那黑脸大臣显然没想到赵朞会这么问,一时之间想不到什么好地方,讪讪地说不出话来。



    “陛下,泉州不错。”另一个大臣建议道,“泉州蒲家富可敌国,其下拥水手十万,兵船上千。若能尽得其兵、船,我等近可袭扰沿海,退可远至海外立于不败之地啊”



    “泉州蒲家”赵朞低头想了想,“怎么听着有点耳熟”



    以泉州蒲家的财富来说,赵朞有所耳闻并不稀奇。但是赵朞对于蒲家的印象却不仅仅是来自于往日的消息,而是近期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家族。



    可是在什么地方呢



    赵朞怎么想也想不起来。



    “陛下,是”颜少卿欲言又止。



    “是什么爱卿但说无妨。”赵朞说道。



    “是那封信。”颜少卿终究还是说了出来。



    赵朞微微一愣“哪封信”



    “就是秦家的那封。”颜少卿低声说。



    而他这句话一出口,原本已经平静下来的赵朞顿时怒发冲冠。



    颜少卿口中的那封信,实际上是经由靖国公韩非之手传上来的而且还是韩非公开了“逃亡”宣言之后,辗转送到赵朞手上的。



    等赵朞暴跳如雷的想要逮捕韩非的时候,人家早就走的不知踪影了。



    至于那封信的内容,则是一番告诫例如如何尽早疏散百姓,如何逃亡,如何组织反击,那些人不值得信任等等。



    而泉州蒲家就是不值得信任,也是决不建议联系的势力之一。



    那封信上类似的建议很多,其大部分都很实用然而这对赵朞来说却是莫大的冒犯,以至于连最基础的思考都没有就将那封信给烧了。



    原本信上的东西会就此消失但好在这封信颜少卿也是过了手的,然后他立即就意识到这封信是比报纸上的消息更重要的东西,所以他硬生生的把这封信给背了下来。



    等赵朞毁掉了那封信后,颜少卿私下里还把这封信给复原了。



    也正是因为这封信中的建议,颜少卿早早的就布置好了撤退的船队只是赵朞一直都幻想着凭借着临安的高墙挡住蒙元,然后再凭借着四方勤王的队伍将蒙军牢牢地钉在临安城外。



    其实按照传统的战争方式来说,赵朞这么想倒也没错。



    临安府本身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雄伟的、最难以攻破的城市,依靠着坚固的城墙和城内囤积的补给,以传统的攻城方式没有个三年五载的别想攻下临安。



    然而问题就出在这里



    由于蒙元连夜攻城的关系,临安一方没有料到对方的攻击事件,这让蒙军在城外从容地架设起一百多门火炮



    然后的结果自然是临安城“秒破”



    这样的结果就连颜少卿自己都是大吃一惊,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他之前“以防万一”的布置算是起到了作用,在绝境之中救了赵朞一命。



    赵朞脸上明显露出了愤怒的神色,不过很快他就将这份怒火压制了下来。



    “那蒲家如何说”赵朞不情不愿地问道。



    “信上说那蒲家不识管教、不听教化,见利忘义,必有不臣之心。”颜少卿对那封信上的内容曾经下功夫研究过,所以倒是对答如流。



    “哼,不臣之心”赵朞脸色一沉。



    不过也对,在赵朞看来肖恒和秦家所搞出来的那些事没有一个不是奔着造反去的若论不臣之心谁能比得上秦家



    不过那封信上说的却也不无道理,这也让赵朞陷入了沉思。



    若是在和平年代倒也罢了,这蒲家别看他们能称霸南海,但在朝廷手里却是翻不出什么花样来。



    然而在这乱世之中,天知道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颜少卿见赵朞有所意动,立即劝到“陛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那你说该如何是好”赵朞问道。



    颜少卿想了想“王家世代忠臣,李氏也与王家同气连枝,可以调王家入朝、集王、李之兵,压服蒲氏以为我所用。”



    “只是如何施展还须从长计议”



    临安以西。



    长长的难民队伍前看不到头、后望不到尾。



    无数人拖家带口的向西前行。



    而这还只是难民的一部分更多的难民选择沿着河流和管道继续南下。



    死里逃生的二小也在这个队伍之中。



    小太监背上背着两人份的包裹,而小胖子的背上除了包裹外还多了个瓦罐。



    这个瓦罐比小胖子扔掉的那个小了不少,是个大娘看他们可怜送他们的。



    而这个瓦罐里装的不是咸菜,更不是用来做饭的。



    这里面装的,是他们的同伴那个小学徒的骨灰。



    尽管在最后关头他们获救了,但小学徒却永远地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



    这不怨谁,只怨这世道、这战争。



    一路上,两位幸存的小子一直沉默不语,只是偶尔停下修整一下,稍微喝点水之后就继续前行。



    西行的难民队伍有些沉默却并不绝望,每个人的眼中都有着对生命的渴望,没有半点对未来的迷茫。



    忽然,前方的队伍有些骚乱倒不是因为有人闹事,反而是不少人打起了精神加快了速度。



    小胖子感觉到队伍中的情绪变化,抬起头来望向前方。



    “看,前边有休息站。”



    小胖子指着路边的一个木牌说道。



    “上面写的什么”小太监问道。



    虽然有不少太监都是识字的,但对于小太监来说系统的识字还是太奢侈了他只是略微认识几个字而已。



    倒是小胖子由于是学医的关系,认字是最基本的,虽然道德文章不咋地,也没有半点诗才,可至少这字还是认得的。



    “前方三里是馀干县河湾村休息站。”



    “能容纳700人有床铺”小胖子念着念着神色一亮,“难怪他们走得那么快走,咱们也加快速度今晚争取也有个房顶遮风挡雨。”



    “嗯。”



    小太监点点头,继续向前。



    三里的距离说近不近,但远也没多远。尽管是负重步行,但很快他们就来到了河湾村。



    这里是个被河湾围住的小村庄,两条河流仿佛护城河一样绕过了小村,而整个村子进出全靠一个吊桥。



    此时河湾村的入口处正冒着炊烟,几口大锅里翻腾着杂粮粥,锅前已经排起了长龙靠近了一些发现,每人除了能领到一碗薄粥之外,还能分到一小块杂粮菜饼。



    两小虽然兜里有粮,但这赈济粮不吃白不吃啊



    正当两小兴冲冲地跑过去的时候,小太监忽然脚步一缓。



    “怎么了快点走啊,慢了菜饼就没了”小胖子两眼放光。



    “”



    小太监示意小胖子看路边。



    等小胖子也看到路边的东西时,不由瞳孔一缩就见路边的一棵大树上吊着许多尸体,每个尸体上都挂着大大的牌子。



    “上面写的什么”小太监低声问道。



    “抢掠、杀人、还有几个是冲击卫兵,不服管教。”



    都念完之后,小胖子倒是松了口气。



    “哦”小太监若有所思。



    “好了,快点走吧,一会菜饼就没了”小胖子抓着小太监一路狂奔,很快就来到救济点。



    还别说,也不知道是怎么弄的,这救济点前秩序井然,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束缚着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缓缓前进。



    趁着排队的功夫,两小开始打量这个地方。



    跟之前他们经过的那几个临时的休息站不同,这河湾村休息站明显是半永久的。



    这里不仅守卫更加严密,硬件设施也更加齐全甚至还有一些看上去就不是什么好人的凶神恶煞拎着木棍整顿秩序也许他们就是这里秩序井然的原因。



    小胖子一边四处乱瞄,一边在小太监的耳边给他解释道



    “卫兵旁边的牌子上写的是卫兵神圣、不可侵犯,右边写着听从管教、遵守秩序,还有后面的大旗上写的是”



    “秦。”小太监接话道。



    “对,就是秦字旗。”小胖子点头。



    “你我能活到现在,都是托了秦府的福。”小太监喃喃的说。



    “是啊,若不是秦府的天兵,咱们俩也逃不过去的。”小胖子叹息道。



    话到这里,两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往小胖子背上的瓦罐飘那里沉睡着的,就是跟他俩一起出生入死的伙伴。



    看着这个瓦罐,两人不禁又回忆起了那个炮火纷飞的下午



    “我要当炮兵。”小太监忽然坚定的说。



    那两门大炮给他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火炮所在之处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安全,同时也给他们了复仇。



    只要一想起蒙军人仰马翻的样子,小太监的心中就是一阵阵的痛快而这份感情最终落到了火炮上。



    “算了吧,要会算数的。”小胖子砸了砸嘴。



    “没关系,我能学。”小太监倔强道。



    “上哪学谁教你事先说好,我是不行啊我顶多教你识字。”小胖子撇嘴道。



    正当小太监想要辩解两句的时候,他们身边忽然传来一个声音“想学习是好事,等你们到了地方,有专门的学堂叫你们。”



    两小回过头来,就见说话的是个书生打扮的人。



    “您是”小胖子一问道。



    “我我算是河湾村的村代表吧,主要负责适龄儿童的接待工作。”那书生笑道,“对了,我叫宁泉,你们叫什么啊”



    “吴楠。”小胖子答道。



    “那你呢”宁泉转过头来看着小太监。



    “我叫小狗子。”小太监的声音越来越细,宁泉差点没听清。



    小狗子



    无名无姓,看来是个苦命的孩子。



    宁泉一声叹息,摸了摸二小的脑袋道



    “跟我来吧,对于你们这种适龄儿童,我们秦府时有优待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