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二十二章 准备搬家吧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别以为朱高煦不知道他沈老六的想法,还不是想打仗吗?



    因为,刘杰传回来的报很简单:洪武三十三年安南国相黎季犛势大杀王族陈氏,改姓名为胡一元,自称是舜裔胡公满的后代,建国号为大虞,改元圣元,立其子黎仓为皇帝,自称太上皇。



    但是呢,因为那几年恰逢靖难,朱炆自都难保,哪里有功夫去关注这些事,对于事的真相,大明上下其实都是不知道的。



    等到朱棣登基称帝,并且坐稳龙椅,黎季犛知道这事不能够再隐瞒下去了。



    但是如果说出真相的话,那么“大明爸爸”绝对会主持公道的,因为他们父子简直就是典型的乱臣贼子啊!



    要知道,因为事实上朱棣也是夺了自己侄子的江山,即使有再多的理由,也是逃不了“乱臣贼子”的骂名,所以对于此类事,朱棣是非常在意的——难道你是学的我吗?



    于是,不敢说真话的黎季犛,在永乐元年十一月,也就是去年底上表永乐皇帝,谎称陈氏绝后,黎仓为陈氏甥,要求权署国事。



    朱棣也是不傻,那么大的王族竟然绝后了,他对此表示十分的怀疑。



    于是,就派遣使前往清化调查,杨渤到安南观察后,当地陪臣耆老跟随他向成祖上奏称“众人诚心推臣权理国事”。



    最终,没有证据的朱棣,也就只能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毕竟王族陈氏真的是死绝了。



    却是在诏书中,告诫胡汉苍:“作善降祥,厥显有道,事大恤下,往馨乃诚。”



    但是,有了刘杰的这个调查结果,那么很显然当初朱棣的感觉并没有错,他真的被忽悠了……



    而且,朱高煦现在更是怀疑,那个被派过去的特使杨渤,要么被收买了,要么就是个读书读傻了的糊涂蛋,否则那么大的事,想要隐瞒的话也是颇有难度的!



    有了这个,再结合自己脑海中的记忆,这也就能够解释得通,为何朱棣会攻打安南、收回故土了。



    永乐大帝是多自负的一个人,竟然被人当傻子般的忽悠了。



    若是国内政权不稳的话,朱棣还有可能先忍忍了,但是现在已经彻底掌握了大明的朱棣,这会儿如果是知道事的原委,要是能够忍的了才怪呢!



    而且要知道,朱棣可是已经在组织船队下西洋了,安南这里可是块很好的根据地啊。



    不仅能够增加大明对南海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而且还能够为下西洋的顺利行动,提供更好的保障。



    最关键的是,安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啊!



    朱高煦不知道原来的历史上,皇帝老子是什么时候动兵的,但是现在他既然知道了此事,那么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反正这地方朱高煦是打定了。



    一直以来,相对于云贵高原地区的云南,朱高煦其实更钟于安南地区。



    毕竟那里是平原地区,开发起来也相对容易了许多,最关键的因素其实是:云南他不靠海啊!



    要知道,这场由大明推动的史无前例的大航海,朱高煦是无论如何都会参与进去的。



    只有把封地换到了安南,亦或者到时候朱棣大笔一挥,直接把安南变成他的封地,这对他来说也总算是有了一个能够参与大航海的基地了。



    总不能,他一路南下打穿后世的“缅甸”地区,才获取到出海口吧!



    还有一点,朱高煦一直想要改变诸王现在的状况,为了发挥诸王的应有作用,也是为了朱高煦自己的子孙后代着想,不至于最后都被真的养成了“猪”了。



    那么,最好的、也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不想被当猪养的话,那就全部改封海外,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皇帝的忧虑。



    削藩还是要削的,不能说朱炆下台了,朱棣就不干了,现在朱高煦却是给了朱棣一个新的选择……



    但是,想要把那些在花花世界呆习惯的诸王们改封到海外,这简直就是着他们造反啊——因为这比削藩还狠,这是流放,而且还是流放海外啊。



    所以,此事就必须有一个带头的,那么,还有比他更好的选择吗?



    这样一来,打安南对朱高煦来说,简直就是百利而无一害!



    “那下,此事就这么不管了吗?”



    沈老六想了想,的确是没有好的办法去解释这些啊,最后还是有点儿不甘心的问道。



    “行了,你也先别急,这安南早晚都是要打的。即使父皇原谅他们,本王也是不会饶了他们的。刘杰不是说了嘛,他正在抓紧时间寻找更多的证据,你且稍安勿躁!再说了,如果真要收复安南的话,你觉得还有比从云南率军而下,更好的地方了吗?”



    朱高煦轻轻地敲打着桌面,缓缓地开口解释道。



    听了下的解释,沈老六也是一愣,没等下吩咐,就赶紧去取来了地图,打开铺在桌子上。



    朱高煦来到跟前,指着地图上安南的位置,接着说道:“若是想要快速的收复安南地区,那么海陆并进绝对是最快的。陆路方面的话,可兵分两路,从云南、广西方向进军,再加上海路方面,如此以来,三路大军同时发力,平安南也就是顷刻间!”



    “但是,如果此时出兵的话,对于本王来说,却是极其不利的!”



    “下,此话怎讲?”



    沈老六听了朱高煦的平安南之策,也是点头表示认同。



    但是,对于朱高煦后面的那句话,凭着他的智商,就有点儿不太明白了!



    “本王给你说过多少次了,没事的时候也多看看书,多学着点本事,本王知道打仗你是一把好手,但是其他方面,你也要长点劲!”教训完了沈老六一句,朱高煦这才舒服点。



    接着解释道:“你说,本王刚刚取得了剿倭的全面大胜,如果此时用兵安南的话,你觉得就算是父皇愿意让本王挂帅,这朝中的文武官员会同意吗?”



    没等沈老六回答,朱高煦紧接着就给出了答案。



    “相信我,没有人愿意本王参与其中的,因为,这个功劳实在是太大了!怎么说,这也差不多是一场‘灭国’的战争啊,不知道要诞生多少公侯呢!如此盛事,又有哪个人愿意相让?这样说的话,你觉得本王还有机会吗?”



    “下这样解释的话,那属下就明白了。还别说,到时候很有可能真没有咱们汉王府的份啊!”沈老六一脸恍然大悟的说道。



    诚如下所言,文官是真的不希望朱高煦继续取得功劳的,汉王最好就是吃喝等死,不然的话对于他们支持的当今太子来说,实在是不利啊!



    虽然,现在汉王也是支持太子的,可惜文官没有几个真心相信的。



    朱高煦的功劳越大,他们就越是害怕,毕竟当今太子除了占据了长子的名分,其他方面真的是不占优势。



    以前的时候还好,还能说说汉王骄纵狂妄,现在人家可是改了许多啊!



    放到武将那边,谁不想封侯呢?已经有爵位的还想往上升升呢,而封爵的条件可是早就写的清清楚楚: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



    所以,如果真的发动了这场“灭国”之战,暗地里必定会争得头破血流的。



    点了点头,朱高煦接着说道:“不过,如果本王到了云南的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别的不说,至少云南那一路大军的统率,非本王莫属。所以说,现在咱们不能急,也急不得,一切得等咱们到了云南再说。那时候,一个卫的火器部队也差不多能够投入实战了,不是本王说大话,就是单靠那一卫的火器部队,本王也能够直捣升龙、破清化,活捉黎仓父子!”



    “下威武!”



    朱高煦随手画下的这幅蓝图,让沈老六仿佛看到了,自己追随下、活捉了黎仓父子的形,不由得脸色潮红、激动的大声喊道!



    “所以,你觉得接下来要怎么做呢?”



    朱高煦故意问了沈老六一句,谁让他总是不长脑子呢!



    “额”



    被下这么一问,沈老六也是从刚才狂的想法中清醒了过来,摸着脑袋,很是不好意思。



    “好了,今天这事,就到此为止。你们两个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更不准泄露一个字出去,明白了没有?”



    朱高煦也没有继续为难他,对着两人叮嘱了一句。



    “是,下。”



    被沈老六恶狠狠的盯着,三顺子慌忙回答道,生怕说慢了就被灭口了……



    “下,您就放心好了,若是有人胆敢乱说一个字,属下绝对让他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等看到三顺子说完之后,沈老六依然盯着他,恶狠狠的说道。



    “好了,你吓唬他干嘛,他还是个孩子,你们两个本王都是非常相信的。对了,老六啊,你马上传信给刘杰他们,让他们注意行动,以防打草惊蛇!”



    朱高煦瞪了沈老六一眼,宽解了三顺子一句,接着吩咐道。



    被下瞪了一眼之后,沈老六也就是放过了满脸感动之色的三顺子,不在盯着吓唬他。



    “是,下,属下这就去办!”



    ‘嗯,注意要保密!还有,这事办好后,立刻给刘冠翔下令,让他加快动作,本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火器部队成军。你告诉他,本王宁愿人等装备,也不希望装备等人!’



    想了想,朱高煦接着下令道,说完就摆摆手示意他赶紧去忙!



    莫名地,他有一种紧迫感……



    点点头,沈老六一抱拳,领命之后就马上转离开了!



    朱高煦起朝着茶室走去,同时对着边的三顺子吩咐了一句。



    “去,把李总管喊过来!”



    三顺子微微躬,就立刻小跑着出去了。



    按照朱高煦原来的打算,对于去云南之事,并没有那么急迫的。



    虽然理智上来说,他知道,早脱离京城这个大漩涡才是最正确的,但是他的体却是很诚实的。



    夏天的金陵城是有点儿,却不妨碍它现在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如果去云南的话,从各方面对他来说,无异于流放,所以他才会一拖再拖……



    不过,这一切都在他接到这个报之后,发生了最大的改变。



    因为,安南这个变数,是他不了解、不清楚的……



    为了以后的战略目标,他必须早做准备,谁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



    万一近期内真的发生了针对安南的战争的话,就像刚才他分析的那样,基本上他是什么也捞不到的。



    即使是朱棣非常愿意,一样是没有用的,毕竟这次的事,牵扯到的不仅仅是那些文官了。



    “下”



    正当朱高煦端着茶杯,思考着这些事的时候,李忠贤匆匆的走了进来。



    “嗯,来了,坐,本王有些事要交代给你去办!”



    朱高煦回过神来,示意他坐下说。



    “老奴多谢下,请下尽管吩咐,老奴绝对不让下失望的”



    李忠贤谢恩过后,这才小心翼翼的坐了下来。



    “想来你也知道了,不出意外的,等到十月的时候,咱们汉王府就要迁去云南了。昆明的汉王府,陛下也已经下旨开始扩建了。所以,有些事,现在就要早早的做好安排了!”



    朱高煦随手把已经空了的茶杯放了下来,淡淡的说道。



    “是,下,老奴这就安排!”



    虽然对于这个有点儿突兀的命令,他有点儿不解,但是李忠贤绝对不会开口质疑,直接就应承了下来。



    在他看来,搬家这也是早晚的事。



    “此事对于你来说,也是驾轻就熟的了,就都交给你了,本王也就不插手其中了,辛苦李伴伴了!”



    朱高煦给他拿起一个茶杯,一边倒茶一边说道。



    并不是夸奖,搬家这件事上,李忠贤也是非常有经验的。



    毕竟,朱高煦这一大家子,从北平搬到金陵城也是没有两年,他去办的话,朱高煦也是很放心的。



    “这事交给老奴,下您就放心好了,只是,那厂子的话?”



    李忠贤没有丝毫的担心,一脸自信的保证道,只是那些厂子他却是有点儿拿不定主意了。



    那些厂子,可都是汉王府真金白银投进去的,这还没有产生回头钱呢,谁知道现在就要去云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