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章 而我,永远不亏
    第43章 而我,永远不亏

    对张桂芝的话,张岳则早有准备,他微微一笑“玉米。”

    张桂芝立刻道“那行,明天就让你爸收购。”

    张岳摇摇头“我爸这段时间辛苦了,让他休息几天吧,玉米的事我来。”

    因为尉县粮监会的工作实在过于清闲,所以张岳的时间很充足。

    而且经过这段时间,他意识到自己犯的一个错误。

    发现眼睛异能后,张岳一直不断的寻找那些在短时间内大涨的商品。

    可经济社会,物价稳定才是重中之重。

    想要像大豆那样,动辄几倍的往上翻,属于十年难得一遇。

    八角就更离谱了,将近九倍的溢价,没有特殊外因,根本不可能发生。

    所以想要靠差价赚钱,决不能好高骛远。

    三毛五毛虽然不多,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只要数量大,同样收益多多。

    比如现在一公斤玉米是26元,六天后就会涨到33元。

    扣除一毛钱的成本,一公斤盈利06元。

    自己收五十吨就是三万,收一百吨,直接六万块到手。

    而收购方法也很简单,把电话打给省代理,让他先发一批。

    剩下的自己再开着车到乡下溜达两圈,这钱不就来了嘛

    想到就做,张岳拿起手机,直接给省里的业务拨过去。

    “小张老板,有什么指示啊”

    省业务姓潘,叫潘少明。

    因为之前大豆的事,两人就认识了。

    后来他又和父亲一起,从对方手里下了二十吨的花生订单,便更加熟悉起来。

    张岳笑道“我可不敢指示你,反而得服从你的领导,这样才有希望混口饭吃。”

    “千万别这么说,伱小张老板要都吃不上饭,我早就饿死逑了。”

    潘少明说的是真心话。

    上次张岳贩卖大豆的事让他印象十分深刻。

    18吨大豆,当张立国向他要货时,他还以为老张出车祸把脑子摔傻了。

    后来才知道,真正的傻子是自己。

    18吨啊

    就那么几天时间,小二十万没了。

    后来的花生虽然没有大豆那么夸张,但潘少明算了一下,张岳父子依旧从中赚了小四万。

    两人商业互吹半天,张岳才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

    “潘经理,我想再搞点玉米,你那有货吗”

    潘少明立刻问“玉米也要涨价了”

    张岳一愣,随即眼皮一跳。

    看来没有人是傻子,双方才共了两回事,对方已经十分敏感。

    他笑道“如果我说一定会涨价,显得我太自负。

    只是有可能吧

    怎么,你想合作”

    “没问题啊,只要你愿意给我留口汤喝,我唯你马首是瞻。”

    张岳想了想“你仓库现在有多少玉米”

    “180吨吧,玉米这东西属于快销品,加上豫省种植面积广,难免多一些。”

    “这样,我把钱给你转过去,三天内你帮我收够200吨。

    玉米还放在你仓库,等什么时候我说可以了,你就帮我抛掉。

    然后咱们再结算。

    至于你自己再备多少货,我不管。

    但事先说好,买卖有风险,赔赚自己担。”

    潘少明哈哈一笑“张老弟就是爽快,好,此事就这么定了。”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挂断电话,张岳却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开心。

    因为他知道,自己以后恐怕不能再大批量从潘少明手里拿货了。

    和自己小打小闹不同,潘少明坐镇中州,才是真的大鳄。

    一次两次没问题,时间长了迟早会出事。

    毕竟自己可以准确预测商品价格这件事,绝不能让人知道。

    至于这次的合作,那也是不得已为之。

    潘少明已经注意到了自己,就算自己选择单干,对方也大概率会跟风进货。

    与其让对方闷声发大财,不如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比如直接使用对方的仓库,这就省去了来回运输的成本。

    最关键的,是委托潘少明出货这项。

    粮食买卖,出货是最难的。

    上次不管大豆还是花生,都费了很多功夫。

    张岳那几天累的腰都差点直不起来。

    而这种交易模式,其实已经和期货交易很像了。

    期货就是先交钱预购某件商品,然后在一定时间内卖出去,从而赚取差价。

    只不过购买者在交易过程中只赚取价差,根本不在意自己买的是什么,更不会接触商品本身。

    张岳也曾想着去炒期货,省心又省力。

    而且期货属于保证金交易,只需支付原价的11就能购买。

    啥都不用付出,利润还是现货的九倍,简直不要太爽。

    但很快张岳就发现完全行不通。

    首先,作为虚拟商品,张岳眼睛根本显示不出价格曲线。

    因为他盯着手机软件看,看到的只是手机的信息和价格。

    而盯着电脑看,看到的也是电脑的信息和价格。

    其次,期货商品和现货商品的售价常常有出入。

    比如期货玉米一吨是2800元,现货玉米可能只有2600元。

    而现货玉米涨价,期货玉米不仅可能不涨,甚至还会下跌。

    所以张岳想赚钱,只能老老实实开着自家的小货车,吭哧吭哧的到处倒买倒卖。

    第二天早上五点,张岳就起床了。

    简单吃点早餐,他来到车库。

    这里已经有两个人在等着。

    一人道“咦,今天换成小张老板了”

    张岳笑道“是啊,我爸最近太累了,让他休息一下。”

    “小张老板孝顺啊,我儿子将来要能有你一半,我就得烧高香。”

    张岳无奈的看了说话的家伙一眼,对方分明是占自己便宜。

    两人是张立国雇来的工人,之前一直和他一起到处收货。

    因为工价比其他地方高,所以两人也很乐意跟着张立国干。

    简单聊了几句,三人出发。

    这次方向向南,经大桥乡、门楼任、朱曲镇,再看情况去蔡庄或洧ei川。

    谁知三人刚到大桥乡就傻眼了。

    大桥乡仅粮店就囤了60吨玉米,而且不时还有农民开着四轮车贩卖。

    张岳很快就明白了状况,因为玉米种植简单,收割方便,很受长时间外出打工的农民欢迎。

    可以说,整个尉县70都是玉米地。

    粮店的收购价是25元,张岳加了02元,很容易就把50吨玉米全买了下来。

    他的小货车载货量是8吨,差不多要拉六趟,今天能运完已经非常不错,根本没必要再去下一个乡镇。

    装好第一车,三人掉头回县城。

    一个工人忽然道“小张老板,你想收玉米完全可以从农民手里拿货。

    27元一公斤,有点亏啊”

    其实他的真实想法是,自己要不要收一些,然后加价卖给张岳

    一公斤赚02元,一吨就是200块。

    随便拉上一车,小两千块钱到手,绝对比自己给张家干活挣得多。

    张岳自然猜出他的心思,笑道“玉米一公斤27元,你若有门路可以自己收。

    有多少我要多少,只要运到我家仓库就行。”

    “真的”

    “我不是已经在收了吗”

    “那好,一会到了县城我就去找车。”

    找车很简单,他虽然没有小货车,但有辆四轮拖拉机。

    四轮拖拉机虽然载重量不如小货车,拉五六吨问题不大。

    一趟1000块,打打夜跑个七八趟还是可以的。

    要发财了啊

    另一个人虽然没说话,但同样蠢蠢欲动。

    等把车上的货全部卸完,两人忙不迭就跑了。

    张岳瞬间无比郁闷。

    自己还有42吨货没拉呢,结果搬运工没了,难不成剩下的全让自己扛

    当然,他也只是这么一想。

    你们赚你们的钱,而我,永远不亏。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